鳌太归来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算上第一次穿越下撤,已经是第三次走鳌太了,除去江浙周边线路,鳌太便成了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
从2010年的黄山露营开始,断断续续走户外以有十一个年头。那些曾走过的地方,很多人与物皆以随时间渐渐模糊。
以往每次远行归来,也总有朋友让写写旅行见闻。但总是不知道,如何去拾掇起一路的零碎,就匆匆回归朝九晚五的俗世洪荒。只是隐约记得,有那么些短暂而不一样时光,尘封在日复一日的平庸岁月里。
记忆确实是不可靠的东西,也是该给走过路做点记录,那就把第一个游记写给鳌太吧。
关于鳌太:
鳌太,指的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秦岭山脉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鳌太穿越是指纵贯鳌山--太白山(拔仙台)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
在任一电子地图上,只要切换成卫星地图模式,都可清晰看到这条有几分像龙型的脉络,这便是鳌太穿越的线路。
出行前:
此次出行极为仓促,本想随便找个地方爬个山,活动下以有大半年没挪动的躯壳。然后开始漫不经心的约伴和查看天气,却发现经过连续降雨的鳌太在7月26-28号左右有三四天左右的好天气。
在经历过两次大风大雨的鳌太后,一直想有个好天气再走一次。于是7月24号早上,看完最后一次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后决定前往,虽然临时已经没有合适的航班,但吾意以决,于是下午打包,当晚火车卧铺出发,说走就走。
说走就走的旅行着实是洒脱,但来不及准备伙食,只能翻出家中存货,山之厨和压缩饼干当主粮,临时超市补充了点麦片、榨菜、一点小零食和一小包大白兔奶糖,细致检点完装备后,匆忙装包。
到达山下:7月25
7月25我与元兄几经辗转,终于在下午四点多,到达太白县塘口村的陈秀才家。
发现以有不少提前到的朋友,其中有上海的Caesor和潇2人;浙江大叔四人组及他们聘请的两名向导兼背夫,同时携带有大量腐败物资及六瓶白酒,只带了压缩干粮和四个大饼的我,默默拎包和元选择了和上海二人组同一个房间。
随后而来的是福建三人组,一哥们带两妹纸,以及最后姗姗来迟广西赖老师,形单影只。
随后开饭,秀才家小小饭厅刚好两桌,刚夸赞伙食比上次有所改善,秀才在门口说:多吃点,明早不做早饭了……。
大叔四人组及两名向导一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啤酒接白酒,勇闯天涯。我们几波人凑一桌,上海两哥们也整了一杯小酒,哥俩好。于是我也掏出了唯一的腐败物资,一小瓶装的红酒,张裕醉诗仙,和元致以萍水相逢。
饭后,在秀才家补充了气罐,各回房收捨装备,聊天、吹牛、睡觉。预计明早四点出发。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早进山,不是为早起有虫吃,是因为鳌太禁止户外穿越,白天会设卡拦截,只能在凌晨工作人员上班前走夜路通过登山口。
DAY1.7月26 塘口—药王庙
一夜睡眠极差,凌晨一点多醒后就一直睡不着,再加上前一晚火车上也没怎么睡,开始隐隐有些头痛。不过好像大家都睡得不怎么样,3点左右有人陆续起床,洗漱,收拾背包。
忽忙吃点干粮,4点左右 ,同屋的上海哥俩好及广西赖老师三人意气风发,大步流星奔鳌山进发,呼吸打着节拍。
而我磨磨蹭蹭,过了20多分钟才收拾好,跟着最后出发的浙江大叔队离开秀才家。
从秀才家到登山口大约有三公里的水泥路和土路。长时间没有负重和爬山的我,刚走不过十分钟,臀部肌肉开始出现酸疼,隐隐有点担心这次的状态。但抬头残月当空,繁星点点。预示今天会是一个期盼中的好天气。
出发后我慢慢追上先我一步出门的元和福建三人队,此时夜风微凉,虫呜和着蛙声传来。就在我刚沉浸于夜色之中时,后面一排车队呼啸而来,当场吓我一跳,以为抓我们来了,但他们并没有搭理我的意思,随即扬长而去。等我们走到前方公路尽头,再次遇上他们才知道,这是西安当地的一个队伍,轻装鳌山一日穿越,好几十人浩浩荡荡。
通过登山口后,我们几个夹杂在他们大队伍中,在狭小的山道一时头灯闪耀。刚走没多久就遇到第一个过河路段,河水有点大,我用双杖支撑,小心翼翼一跃而过。随后听到身后扑通一声,惊回首,发现跟在我身后的元以摔入河中,我刚跳过来的石头直接被他踩翻,所幸他反应极快,本着可以湿足,不可失身的原则迅速翻身跃起。刚到山脚就挨了一记下马威,不过元极为坚强,就这样穿着湿鞋走完第一天的路。
福建三人队偶尔交替前进。
八点左右到达警示牌这时已经走在我前面的赖老师和元四人开始从左侧翻越,而我则依上次走过的线路从右边翻越,半个小时后到达导航架,在导航架边顶着大风等了一会,不见他们四人过来,实在冷得受不了,先行一步向左往西跑马梁方向而去。
过了导航架就是宽阔的西跑马梁,走了一阵,才发他们四人在我后面,原来他们翻越石海后发现离导航架很远,就不想专程再跑过去了。
此时已经下午四点半了,从早上4点多上山,已经过去十二个小时,这里距离我们今天的营地药王庙,还有至少两个小时的路程,我的天啦。
我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此时西跑马梁的狂风乍起,只好找个大石头先躲起来休息,然后在石头后面举着登山杖挥了挥,示意我的位置。
前面是今天的营地药王庙和明天上午第一个要横切的路段麦秸岭
汇合后一行五人,一路顶着大风于七点前到达药王庙营地,药王庙供奉的自然是药王孙思邈。
药王庙只是个过渡营地,不适合大队伍在此所扎营,正常情况一般选择第一天在盆景园,第二天在水窝子,第三天在2800营地扎营。如果想两天到达2800营地,才适合选中间的药王庙做为营地。
此时距离我们上山,已经过了十四个小时,大伙各自找地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随后,大家都躲进了帐篷,外面狂风呼啸。风穿过药王庙这片怪石阵后,发出巨大的声响。
快九点我钻出帐篷,刷牙洗脸时,抬头发现繁星崔璨,散落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残月如钩,独挂西北角。满目青山和我们几顶小小的帐篷,就这样共同沐浴这星空之下。
今夜狂风怒吼,星汉入梦。未完待续!
DAY2 7月27日 (药王庙—2800营地)
今日行程:从药王庙出发,先横切麦秸岭到达水窝子垭口,再上飞机梁,然后连续翻梁1/2/3峰到达2800营地。
虽然昨天很累,但凌晨五点多就醒了,每次上高原第一晚都这样。
撩开帐篷发现天以微亮,相比昨夜大风呼啸,清晨的药王庙却是静谧的,我索性钻出了帐篷。
东面的晨光透过薄雾,小心翼翼地浸润着蓝色的天幕。有微风起于南面的山谷,带着淡淡松林的气息,新的一天由远及近而来。
收获了一个美好的清晨,心情愉悦的回来洗脸刷牙,准备做早饭,
七点啃完半个大饼发现大伙都还没出帐篷,确实昨天走得都累。我过去拍了拍旁边元的外帐,提醒他今天的行程不短。
然后回来边等边慢慢收拾装备,等到八点一刻左右才拔营出发,这也预示今天到2800营地不会早。
九点不到来到麦秸岭前,赖老师帮我拍了张背影,此行大家都走得比较分散,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走,没留下什么人物照片。
从麦积岭看左右两边的山脉却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北面山体陡峭,有些雁荡山的感觉。而南面是宽阔的山谷,接一重重连绵不绝的山脉。
麦秸岭是鳌太穿越的第一个横切路段,虽然略有难度,但相对后面的路程来讲不过是餐前甜点。
一个多小时横切出麦秸岭,下方低洼处就是水窝子垭口,向左边可以去到水窝子营地,
远方便是飞机梁,广角拍出来感觉有些平坦,实际上垭口上到梁顶还有一段坡度比较大的爬升,中途还需要翻越两段石海。
在下水窝子垭口时,半道有一处流动水源,这是今天行走线路上唯一的洁净水源。
此行带了两个水壶,一个600,一个700毫升。当下正好还有一壶半的水,不方便空出一个水壶取水,我犹豫了几秒,感觉勉强够用。
没有在此补水是一个严重的失误,而且大家前后相隔很远,也无法通知大家注意此处水源。
潇和赖老师提前下到垭口,元与caesor走在队伍的后面,大家在垭口汇合后,稍作休息,开始上飞机梁,翻过前面几层石海后,飞机梁顶却十分开阔,果然是梁如其名,起落几架波音估计一点问题没有。
十二点一刻,行至遇难山友纪念碑处,我本想往上加块石头,但寻了一下,居然没有一块是能搬得动的。先到的潇和赖老师已经卸包休息,并在此路餐同时等后面的元与caesor
今天天气极好,几乎无风,鳌太报以我们最炽热的一面,我顶着正午的太阳啃完一张大饼,也喝空第一壶水,今天的天气对水的消耗远远超出了我的预估。
潇和赖老师同样表示水也所剩不多,而路程还有近2/3。我已经看到一出悲剧正上演…………
12点50分,山顶路餐完后开始下梁一峰垭口,是一段海拔几百米的下降,鳌太就是这样,怎么上来的,就得怎么下去,接下来几天就是这样一路因果循环。
从飞机梁顶向东眺望,整个鳌太大梁一览无余,能清晰看到梁123峰,以及远处明天上午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峰,金字塔。
经过休息大家都斗志昂扬,赖老师和潇再次一马当先,之前一直走在最后的元与caesor也超越了我。
长线重装最重要的是节奏,要让自己的心率、呼吸和步频,同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以我尽量不让自己的节奏受到干扰,自顾自的在后面踽踽而行。
快下到垭口时,梁一二峰也越发清晰,一连串尖锐的岩石锋芒毕露,像极了一头猛兽,张开大嘴后露出的獠牙,和后面博大的飞机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飞机梁下降的这一段路风景极美,中间是逶迤的主梁,两侧是莽莽群山,大秦岭隔绝关中和汉中两大盆地。见证了古往今来多少历史的风煙。
曾经的有一位大才,虽偏安一隅,却不忘初心之志,五伐中原,曾两次自南向北横穿秦岭。
最后一次出褒斜道,经现在太白县城,出眉县进入关中平原,怎奈天意难违,出师未捷身先逝,秋风星落五丈原。
我想,如果连这八百里秦川都无法动容的心,该是多么的冷血。在此我曾一度内心起伏,难以抑制。
一点五十分下到垭口,向梁一进发途中回望飞机梁。
在垭口,纪元发现了一处大石头上积有雨水,我远看了一下,发现水质太差不敢取用。
此处海拔高,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烧开后并不能保证安全,在户外如果引发腹泻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纪元还是不忍放弃和随后过来的caeaor,就此展开一番深入的学术探讨。
梁一峰不需要登顶,接近主峰后可从左侧方向横切过去
下午二点三十分,横切出梁一后,才发现梁二峰比想象中要远的多,双腿一阵颤抖。
这时赖老师发现了一洼雨水,招呼我和潇过来,原来准备充分的赖老师带了过滤器,但我觉得水太少不够三人分,我此时还有半壶水,就决定先行再找找。
此后今天的余下的路,就只是我一人的孤独之旅。
飞机梁的标志点之一
前方是一对驼峰型的山峰,后一个需要从顶上越过去,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危险的路段,因为石块比较大不好攀爬,且一侧是悬崖,如果遇上大风雨切莫大意。
登顶后回望梁一峰和飞机梁
梁二怎么还这么远…………
三点四十五分,终于来到梁二前的最后的横切路段,左切比较陡,右切要横穿大片石海,这次我选择右切,因为上次来是左切。
个人建议还是左切,右边的石海块头有些大啊
下午四点,刚出横切路段,顿时双腿再次颤抖,打完一路的小怪,梁二峰像个大BOSS一样矗立在眼前。
于时下包稍做休息,以时水以见底,只能抿了三口,细细品味,然后连吃三粒大白兔奶糖,抖擞精神,准备一鼓作气登顶梁二峰。
梁二攀到一半,发现赖老师和潇也横切出来,在中间草地上像两个小黑点。
后来才知道他们那洼雨水过滤后有二三升,后面四人每人各分了一壶,解了众人燃眉之急。在此给赖老师点赞。
从梁二回望梁一,整个山脉的走势,像极了科幻电影里巨型海怪的脊背。
下午六点,终于翻过梁三,前面是沿着山脊草甸连续的下坡,然后再穿过一大片松林后,就是今天的2800营地,远处就是明天上午要翻越的金字塔。
但断水的问题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嗓子已经渴得冒烟,而且没水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吃干粮,体能无法补充。
最后这三公里不到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每走一两百步就淘出手机看轨迹,真是平生最长的三公里。
穿过草甸并过入2800营地前的大片松林,此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2800营地的水源,但实在走不动,只能柱着手杖慢慢挪,暮色中的丛林下孤单的绝望。
此处的松林是秦岭羚牛的活跃地带,后面的潇兄弟,途经林地时就和羚牛来了个深情的凝望。(下图是潇兄摄像作品)
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潇兄步履轻盈的到达营地,淡定的跟我描述刚刚在松林,和羚牛在夕阳下的追逐。
大约九点左右赖老师也到了。而元兄弟则陪伴着Caesor,在漫天星光的注视下直到夜里十点,才惺惺相惜的钻出了小松林。
终于全员平安抵达!
未完待续!!
DAY3 7月28日 (2800营地—东源营地)
今日行程:2800营地—南天门—金字塔—塔1/2/3—九重石海—东源营地
2800营地到东源的强度其实是挺大的,而且途中要翻越极易受天气影响的九重石海。凌晨五点不到,隔壁的队伍就早早开始收拾。
由于昨天我们到营地比较晚,被吵醒后大家都没有要早起的意思。
我们选择了两天走到2800,所以相对而言,今天的路程也就不算什么,拖到八点才拔营。
早晨的2800营地很美,整片草地遍布紫色和黄色的小花。在潇兄弟的镜头下显得格外唯美。(下图摄影:潇)
跑步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运动之一,而且是最方便的一种运动,跑步的好处很多,不同的人喜欢跑步的原因不一样,但是很多人在跑步后都会觉得口干,因为体内的...
跑步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运动之一,许多人平时都会利用空闲时间跑步来达到健身减肥的目的,其中不少人更是有着长期坚持跑步的好习惯,只是...
攀岩是一项具有冒险性的运动,攀岩这项运动在世界上非常的流行,攀岩的人利用身体向岩壁上爬,看起来非常地刺激,也有一些趣味性,但是同时这也是一项比...
很多老年人平时都有着饭后散步的习惯,因为许多老年人都认为散步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散步也是让人们走出室内走向户外方法,所以很多人都...
冬季的特点是寒冷,但运动健身依然是非常很重要的事情,在冬季同样也可以做一些户外运动来增强体质,当然也可以帮助减肥。不过相较于其他季节,在冬季...
网名 回复[1楼]取消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提交评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