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你的梦想实现了吗? - 游记攻略

生活23网2020-09-12评论
前几天看了一位驴友写的一篇有关梦想的文章,深有感触。于是也拿起笔,写一写关于梦想与自己的梦想。
这次全球疫情之下,相信有很多人都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吧: 不用上学,不用上班,每天在家里吃喝玩乐。连我自己都感慨这不被迫提早体验了退休生活吗?
当然,也会有人发现这种退休生活原来也挺无聊的,有种坐在那等死的感觉。那这更谈不上是一种梦想了吧。
非常同意驴友说的: 如果当梦想实现得太容易,或者因为量化积累而无法形成质变的时候,其实是没有那种满足感,没有梦想实现的兴奋感。这不禁让我又想到了经典的渔夫和富翁的故事: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渔夫说,洗耳恭听。富翁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那之后呢?渔夫问。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之后呢?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然后呢?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在富翁看来努力奋斗获得的结果,在农夫眼里却是他每天平常简单的生活。听上去像是个讽刺的笑话,但如果富翁享受在追逐这种梦想生活的快乐,那是充实而满足的。如果富翁只是纯粹了为了那个目的而努力,那多少会有些痛苦与残忍吧。因此,很多时候做同一件事的心态不一样,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惜头破血流,也无怨无悔。而有的人因为付出千千万万,却因无法达到目标而郁郁寡欢。
驴友说,梦想总该是那个难以实现,或者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引领着自己不断地去努力追求,生活才会变得特别有动力,有意义。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没错,毕竟我们也总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可如果我们可以把梦想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一点点努力靠近,一步步实现,其实在追求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达成目标时的快感,并产生更大的动力追逐梦想。
也许这时候回头看看,可能还要想想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了吧?

对于自己,我们也曾经想过很多,其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一个熟悉的美丽的地方开个青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驴友。那种虽然赚不了很多钱,却可以无限丰富自己阅历与见识的生活,一种单纯不计较不做作的生活。这听上去似乎也不难,去任何一座旅游城市,投资点钱租个房子就可以开始的一种生活。可是如果我想要在那座城市里有亲人有朋友有家的感觉,那这个地方就只能是自己的家乡,如果自己的家乡又不是非常出名的旅游城市的话,那就更难了。
我跟父亲开玩笑说,我的梦想是要传承爷爷的事业,在台州开一家正宗的青旅。是的,我爷爷以前是在我们台州黄岩开青旅的,只不过那时候接待的都是一些来我们这打工的外地人居多。而我,希望把他打造成一个驴友的基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我们这里来,看到我们台州的美,享受这个小城宁静,自然又舒适的生活。
在外生活了11年,国外断断续续旅行8年多,走过那么多地方,最大的痛处就是当人家问“你是来自中国哪里"的时候,我都只能说“台州,在中国东部沿海,靠近上海"。只能借着上海来让他们知道我的家乡大概在哪里。
我总是骄傲地说:“我的梦想是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有一座城市叫台州。作为一位旅行者,我希望他们来中国旅行,会把这里作为一个目的地。而当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只是说‘我来自中国台州!’,他们就知道在哪 ”
父亲说我在做梦,那也许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可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所以我们选择回家,回来陪着父母,回来做旅行,带更多想要去外面看看却又不屑走马观花的同胞一起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与此同时,跟外面的人宣传我们的家乡。
“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要不你也留言说说自己的梦想吧
( 本文作者 : 果哥玲妹 )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