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虐暴燃之探路弥勒洞 - 北京游记攻略

生活23网2020-09-20评论

重装C队周六晚上扎营在中台,周日从西台下山,因此领队给AB队安排了去张家窑后山探路弥勒洞和古长城的任务。可由于B队后来改成小五连穿加茶山,周六晚上他们住宿茶山,周日才能从茶山返回,因此最终探路的任务只能由我们A队四人来完成。看着领队提供的轨迹里程只有8.8公里,爬升也只有600多米,我们乐观估计2~3小时就能完成。而我们恰恰忽视了这条轨迹的关键信息,大神居然用了5.5小时,平均速度才1.6,可想这坑有多大!


其实周日我原先还有备用计划去茶山赏秋的,或者去中南沟中西沟赏景探探路。可是由于前一天九哥和美给俩人走小五不太顺,他们感觉有些疲惫,不打算周日爬茶山了。而昨天南沟下山,感觉下面秋色还不浓,而且过检查站着实让人头疼,因此我和大毛也放弃了去中南沟中西沟赏景探路的念头。最后四人一致决定还是去后山溜达溜达,没想到这一趟走的我们四人简直生无可恋,以为早上九十点钟就能回来,后来下午两点我们还在下断崖,钻密林找路。


这是领队提供给我们的轨迹,之前计划轨迹大多不是实走轨迹,领队喜欢探路走新路线,所以计划轨迹一般都是领队手绘拼接,所以那种轨迹图是没有用时和平均速度的。看这个轨迹时没注意是实走轨迹,所以没注意到用时和平均速度信息,更没有去仔细分析轨迹数据,这就为我们后面埋了巨大的雷。



一早天气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们早早的在农家院吃了早饭,7:30出发,目标房子后面那片山。



深山田园风光,有木有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



上来才发现山间还隐藏着不少废弃的房屋,看样子也是年久失修,多年没有人住,好多院墙已经坍塌,四周被杂草掩盖。



看样子以前村子住户也不少,只是目前只有路边还剩2~3家留守了。


下面正中间红顶的房子就是我们昨晚入住的农家院


掩映山间已被废弃的房屋


沿着山沟我们往上,今天天气晴朗,能见度好,能清楚看到远处隧道口上面的风车。那里是连接小五南台和茶山的必经之路,夏小五那次活动曾多次经过。从这里我们往上没走几步,发现前方没路了,看看前方都是灌木丛,而且暴晒没有遮挡,我们决定放弃返回。殊不知这里和我们今天后面要走的路比较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康庄大道。




返回途中发现西面山腰有路,这样就无功而返,四人内心还是有点不甘心,想着我们至少去探个弥勒洞。没仔细做功课的我一直以为弥勒洞很近,在轨迹的那个小环上。于是我们四人想着正穿没路钻灌木丛,我们就走反穿明显路去弥勒洞。找到反穿那个口,果然有很明显路,虽然是沿着山腰爬升挺陡碎石路,但至少能走。
远处的南台和中台?


依稀可见对面的松树岭



对面山间的德纳寺村,据说村子西面不远处还有残存的德纳寺。



山脚下的张家窑



我们上山的碎石路



爬到一个小平台,休息赏景喝口水。



来来来,和德纳寺打卡。


过了碎石路,后面开始爬大斜坡巨石,好在石头表面粗糙,爬起来不太费劲。


这里能清楚的看到后面的西台,中台和南台(从左至右)


翻过石头右转到了一个沟底,我们当时错误以为山上右面那堆石头地方是弥勒洞,一直以为弥勒洞是个当地人朝拜上香的灵验寺庙,我还把石头上一棵大松树看成亭子。于是我们在这里就冲着大石头方向爬,后来发现轨迹在这里是下沟切到对面,我们从弥勒洞返回走的那边,那里其实更不好走,后面我会描述。


这里首先是一段几乎垂直的几十米高断崖,好在有落脚点,我们手脚并用爬了一半后发现后面那段巨石太高太直又光滑,我们无法爬上去。




于是我们想从旁边绕过去往上爬,旁边是很陡的坡,九哥爬上去后告诉我们上面依然很难走,想从右侧山绕一圈过去登顶。



看看那样难度依然很大,我们决定返回一些,还是往轨迹上切。





后面上面那段就是我们放弃的崖,下面那段是刚才爬上来的那段。因为太陡我们只能走山腰陡坡往轨迹上切。


一直以为下图上面那里是弥勒洞


喘口气,发现对面远处山上有个洞,看看轨迹,九哥说那个才是弥勒洞。我们三个都不敢相信,不会那么远吧,而且我一直错误以为弥勒洞很近,是在轨迹的小圈上。如果弥勒洞在那边,那么远,看着有沟谷,有大断崖,我们怎么过去啊?


拉进看


我头顶上那个靠近山顶,断崖下那个洞口

说实话此时我是打退堂鼓的,看着那么远,油没有路,而且此时已经十点,原先我们乐观估计这时已经回到农家院了。怎奈他们三人倒很执着,我不能一人单独行动,少数服从多数吧,于是硬着头皮接着和他们三爬。钻灌木丛冲着头顶这块像刀背岭的石墙爬,轨迹在石头另一边。



于是我们开始翻大石头



石头这边也还都是茂密的灌木丛



能不钻林子,就先在石头上走吧。


走了一段突然发现脚下似乎有路迹了,一阵窃喜。


没走多远,前方一大片草甸,又看不见路了。

走草丛总比钻灌木丛好

( 本文作者 : 倾听花开 )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