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乘风破浪,骑行广西沿边公路+东巴风七百弄环线+贵州黔东南 - 广西|贵州|黔东南游记攻略

生活23网2020-09-12评论

继上次骑行日本受挫以后,本来今年想续上那段未完的旅程,但是疫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出国骑行没了可能,于是只能转战国内。

而广西本来也不是我第一选择,原计划是新疆的独库公路,但是北京第二波疫情一来,那边疫情管控非常严格,已经影响骑行的节奏和体验了,所以最后选择这一条清净的路线去看看,也是缘分吧。(后来在骑行广西期间,传来新疆疫情爆发封城的消息,才知道这次选择多么正确。)

这篇游记更多的记录沿途的风景,路况,海拔爬升等信息,希望能给后来想骑这个路线的骑友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所以文字上可能会比较枯燥和流水账一些,你们就当作是我一个人在路上的碎碎念就好,接下来就让我一脚一脚把这段旅程蹬给你们看吧!

另外本次骑行沿边公路和东巴凤的路线严重参考了@ymyhz前辈的帖子,尤其是里面的海拔爬升数据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参考,这里由衷感谢一下,并贴上连接供后来骑友参考:http://bbs.8264.com/thread-5587945-1-1.html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极简单车旅行与我交流。

下面先上计划路线图。

行李参考
相比上次骑行日本的行李这次增加了无人机,取代用来拍视频的运动相机,还减少了两件便服,
当然帐篷等工具是全部砍掉了。
具体如下:
服饰类:短袖骑行服2件,骑行内裤1件,雨衣1件,长裤2件,内裤1条,薄款外套1件(图里橙色那件,在第二天扔掉了),袖套1副,手套1付,骑行面巾1条,遮阳帽1顶,鞋1双。
证件类:身份证,银行卡,现金少量(都放于钱包内)。
电子类:手机1个,充电器2个,剃须刀1个,相机1个,镜头2个,无人机1套,
工具类:内胎1条,补胎工具1盒,便携打气筒1支,便携三角架1支,内六角3根,
手电筒1支,骑行眼镜1个,车锁1个,头盔1个。
洗漱类:洗漱杯1个(内含牙刷,牙膏),洗漱包1个(内含毛巾,香皂)
杂物类:防晒霜1瓶,清凉油1瓶,创口贴以及熊猫钥匙扣若干。
内胎,补胎工具,内六角,打气筒,车锁放车尾包,相机和镜头放车前包。
身穿一套衣服裤子,其余全部放背包内,背包40L。

自行车运输

国内的运输方式就比骑行国外选择多很多,因为我要走南宁中转一次,所以就不想随身带自行车去坐飞机折腾了,于是直接在车店打包发快递到东兴市,到达目的地再去快递门店自提就行,这样感觉轻松很多,另外一个选择是将自行车发中铁快运,我回程就是这样选择的,放在以后再说吧。

到达南宁机场后,可以在柜台直接购买到东兴的大巴车票,申请广西健康码就能顺利出站了。

出机场右边天桥下便停满了去广西各个城市的班车,其中就有去东兴市的大巴,这样就不用走南宁市去中转了,节约很多时间。

路过防城港,下午快3点才到东兴汽车站,东兴市是没有脚力共享单车的,只有那种电力辅助的版本,骑起来很给力,但是只能停在规划的区域,不能随用随取随停,还是有点尴尬,找到快递门店,单车包装就直接放在门口等侯我多时了,成都到东兴运费123,非常顺口!

将车直接组装好骑到宾馆,现在疫情管控,口岸关闭,所以生意清淡了很多,于是我花了46元就能住上一间大房间,而在窗户外直接可以看到河对岸的越南,让我想起了两年前的越南骑行。

把多余的行李取出来,打算骑车去距离东兴市区13km的竹山镇打卡,虽然距离不远,本次长途骑行也算正式打开序幕了! D1:东兴-竹山-东兴 沿边公路零公里起点路碑就位于这个竹山镇,所以今天利用下午的时间来此打卡,明天就不用单独走一遭了,同时这里还有大清国一号界碑,以及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地理位置! 沿边公路S325的0公里的路碑就在大清国一号界碑楼梯下面,很容易找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S325的路已经全部改名了,这里的路碑更像是一个纪念意义的存在。

大清国一号界碑,记录着先辈们开疆扩土的丰功伟绩。

在亭子一旁是李受彤的雕塑。

李受彤,字彦伯,广西临桂人。举人出身,清光绪十二年(1886)任钦州知事。光绪十四年(1888),钦州改直隶州随晋升知州。光绪十二年,李受彤奉命随清政府钦差鸿胪寺卿(外交官)邓承修、道台王之春与法国勘界代表狄隆、海士勘定中越国界。会谈间,李受彤秉承国家领土完整、寸土不让立场与法方开展艰苦斗争,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收复法军强占的边境江平、八庄等地。并从竹山循北仑河至滩散、垌中立下数十块中越两国界碑,并于光绪十九年(1893)签约,确立中越边界。李受彤不辱使命,完成勘界任务。

不远处就是山海相连地标,这里既是从竹山到丹东中国大陆约1.8万公里海岸线的起点,也是中国约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的终点,所以千万不要错过如此重要的一个地理标志。

这个蓝红相间的建筑很有气势,本来想在这个广场放飞无人机,刚起飞就预警,风非常大,不敢作,立马下降停飞,第一天就炸机的话,后面就没得玩了。

遗憾的是这里海水比较灰,所以没什么海景可言。

附近竹山古街也算是一个看点,这条街道始于清朝末年,盛于民国初朝,由一条直街和两条横街组成。

当时里面没有其他游客,我是唯一的过客,所以显得恬静许多,可以顺路骑着车进去溜达,街道一旁都是老式建筑老房子,一些房子已经废弃,老墙长满青苔,当地住户在干着农活,充满着生活气息。

竹山镇虽然名字里有竹,但是我却连一颗竹子也没见着。

后来逛无所逛,只能原路返程了,路上随停随拍,自由自在,空气中弥漫着烧荒草的味道,远处的乌云也开始集结,今天晚上势必有雨,这样明天也许会凉快许多。

D2:东兴-峒中
不论看路线距离和海拔爬升,今天都应该是温馨的一天,但是世事难预料。。。。。

昨晚如愿以偿的下了场大雨,但是气温并没有下降多少,早上的东兴仍然湿热难耐。

从旅馆窗户望出去的景象非常壮观,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将房屋的一侧打亮,而背后却是乌云密布,反差剧烈。

从昨天落地东兴开始,正式开启沿边公路之旅,所以也开启了广西吃粉之旅。

早上在附近吃完一碗猪杂粉之后,便在出城方向找到沿边公路,路面很多颗粒和拉槽,多处还在修整,公路车的骑行体验并不太好,虽然高低起起伏伏,但没什么压力,最重要的是早上温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考虑到第一天距离温馨,一路节奏悠哉悠哉,拍拍照片,飞飞无人机,时间就这样慢慢流逝了。

谁知道10点以后太阳完全放开了火力,地表温度陡升,水的消耗量很大,汗流如注,难受的是骑行的时候竟然没有风,难道我这一路都是在顺风吗?

在距离峒中还有49km的路牌三岔路口补水之后,开始觉得有点酷热难耐了。

考虑到我也是骑过东南亚几国的人,这个温度应该算是正常吧。。。呵

沿边公路很多都是沿着边境线走,所以路上你会发现,其实中国也在边境线修了很多墙。

路过北仑河源头风景区。

北仑河,是中国和越南边境东段上的一条界河。该河发源于中国广西防城境内的十万大山中,向东南在中国东兴市和越南芒街之间流入北部湾,全长109公里,其中下游60公里构成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边界线。

对面的大山应该是在越南境内了,这边很多边境线的划分都是沿河走的。

道路路面情况时好时坏。

在一些关键节点会设有边境检查,以防境外疫情输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良镇是今天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因为这个是翻越后面大山时的最后一个能吃饭的地点,而我也犯了今天最致命的一个错误,没有吃饭就开始爬通往马鞍坳的大坡,可能是我太久没骑长途,我承认我太骄傲以至于轻敌了。

骄傲是要付出代价的,高温下的爬坡的消耗大到超出我想象,感觉电解质很快就流逝了,在我错过山间的最后一个小卖部后,低血糖开始来临,后来就有点力不从心,爬坡越来越慢,蹬车越来越无力,休息越来越多,有种心慌的感觉,山上没补给,车上的水快消耗殆尽,没有电解质的补给,感觉心跳在休息的时候都是非常快的节奏。

所以从爬坡体感上来说,爬这座山比我爬富士山都难受。

不得不面对的是今天大部分时间和体力都耗在这个山上了。
本来这个10KM级别的山路也不是太难,至少在我爬过的山里是排不上号的。

爬坡无非就是花时间换距离,高温不可怕,爬坡不可怕,没补给也不可怕,但是今天这几个因素到齐就有点可怕了,直接把我打成死血,在山间的无助感有多强,磨到垭口那种解脱感就有多爽。

马鞍坳的垭口没有任何标志提示,但也无所谓了,靠一碗猪杂粉撑到这里的我只想赶快下山找吃的了。

没想到才骑出三岔路口几公里,就又被头顶的烈日打进了小卖部乘凉,这时感觉7月的广西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在路边小卖部,被我车吸引过来的大伯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他说在这没人会骑自行车,坡这么多他们都骑摩托的。。。。。。。

下次去骑广西我希望是骑摩托去。

从路边小卖部到峒中的距离上,还有一个5km级别的爬坡,要是放平时真的不够看,但是今天真的是被自己给忽悠残了,差点骑得心态崩掉,所以后来一路都没有停下来拍照的想法,还好翻过最后一个坡,一路缓下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峒中镇。

看到这里仔细的你一定发现了,我今天全程都没吃上午饭。。。。。所以要一起爬山吗?广西十万大山那种。

可能你想不到,在这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竟然还有温泉,不过今天的遭遇我是放弃去体验的,调整好心态以后,在峒中镇闲逛扫街却是打发下午时光极好的方式。

这种烟火味很重的边陲小镇模样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只可惜天气炎热,街上过于冷清了。

航拍峒中,可以看出镇子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条大街作为主干道,辐射周边,峒中口岸距离镇上还有一段路,所以并没有安排前往打卡。 ( 本文作者 : flyingwsh )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