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四姑娘山——三峰攀登 - 三峰寺游记攻略

生活23网2020-09-12评论
初识四姑娘,是2017年10月的二峰攀登,虽止步于垭口下,但那种一眼万年、怦然心动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再会四姑娘,是2019年8月的大、二峰连登,承蒙厚爱,如愿顺利登顶,还赐予了日出和佛光;又见四姑娘,是2019年国庆节的长穿毕,感受初秋的宁静,仰望高冷的蜀山之后。初见倾心,再见依然。
去年大峰祈愿,希望可以再近一点。
再会四姑娘——大、二峰连登
山水修心性——重装长穿毕
20年7月10日再次打上背包出发,目的地四姑娘山三峰。因成马伤了脚趾,接着又是疫情,被迫“闭关”了9个月,其实收到领队川哥消息定行程时内心是惶恐的,小一年没走过线,也没怎么锻炼,怀疑自己的体能能不能跟上。但三峰毕竟是我能到达的离四姑娘山主峰最近的地方,所以坚定的报了名并开始加强锻炼和补充营养。机会往往偏爱有准备的人,所以临时抱佛脚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吧。
下图是三峰的登顶线路
D1:绵阳—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米),约300KM,车程5小时,食宿阿塔客栈(往下有联系方式)。
一行8人,7月10日下午一点从绵阳准时出发,5小时车程便到达日隆镇。每一次来,小镇好像都有些变化,越来越有韵味,越来越熟悉。
依旧入住十一家的客栈,推荐
向导还是老朋友——周建大哥(Tel:13909048671、17358974979),因为疫情,所以进山手续比以往复杂,查验健康码、填各种表格和承诺书,折腾了半小时,终于办完相关手续,点的烤羊排和十一家的火锅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入座,开干。
正准备抢肉吃,领队又变魔术似的拿出来一个蛋糕,给当月生日的队友庆生。同一家客栈、同样的生日帽、同样都来之不易的生日蛋糕、同一个领队操办,左一的同学已经过了两次这样的集体生日了(上一次是去年的大二峰连登)。
晚饭后去镇上超市买了龙达和哈达,便回客栈收拾妥当开着电热毯裹着厚被子沉沉睡去。也许是睡得太早,也许是因为本就担心下雨,凌晨竟被若有似无的小雨声惊醒了,想起来一探究竟,又怕吵着同屋睡眠极不好的妹纸,于是一边祈祷一边似睡非睡地等闹钟响。所幸早上起来隔窗望去,已有雨过天晴迹象。

D2: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m)——三峰大本营(海拔4400m)。爬升1200米,沿途地形主要是高山草甸和灌木林,本次耗时4小时40分钟。


按照约定时间,8:30早餐后就收拾出发去管理中心办手续,露营装备由马帮驮运,我们轻装徒步到营地。

管理中心到斯古拉寺是坐景区观光车(几分钟车程),车票20元。

10点下车开始徒步。三峰营地由长坪沟进,走一小段长毕线路后再切上山。去年国庆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这一次明显清净了太多,总算可以好好看看风景拍拍照了。

百度百科:

斯古拉寺——四姑娘山的第一景,景区唯一的历史人文景观,格鲁派喇嘛寺,是四姑娘山守护神的寺庙,也是进入四姑娘山长坪沟的起点。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到三峰营地路程不算远,无需赶路。大家在领队的带领下一路上一边走一边拍照、聊天、吃吃喝喝,AA队走出了商业队的赶脚。

忘记尘嚣,放下纷繁,尽情享受大好风景带来的大好心情。

12:30到达牛棚子吃午餐。分享路餐、谈论婆缪峰攀登、捡草丛中的烟头和垃圾…

高原的紫外线太无敌,除了防晒霜,各种物理防晒方式也层出不穷。图1模仿请谨慎,当心挨打。

各式各色的野花密布在绿草丛中,随风轻拂,四野帆香。

徒步与登山真的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慢慢行走、慢慢放空、慢慢感悟,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次都充满新鲜感。

14:40到达三峰营地,所有小伙伴都第一时间get到同一个亮点——茅房真的好~好~好远!

刚到营地一小会就开始变天了,赶紧搭好帐篷才是硬道理。我跟动动妹纸已经是第二次同吃同睡了,所以配合还算默契,很快便安营扎寨。

三峰最后一段岩壁要用到攀登技术,扎好营大家伙就迅速集结,在几位协作的指导下熟悉技术装备,练习上升下降和过结点。

训练结束就各自做晚餐。

老师说营地餐不能太将就,更何况这一次有马帮驮运,于是我和动动妹纸的晚餐:尖椒仔姜回锅肉,午餐肉黄瓜汤,胡萝卜干饭。

小贴士:回锅肉D1在绵阳煮好切片,码上调料后真空包装(包括葱姜蒜花椒豆瓣酱老抽等,调料只需带少许盐便是),尖椒、仔姜、黄瓜洗净免切,出发前把所有食材连同两个冻好的冰袋一起放入铝箔袋。到了日隆镇冰袋基本没化(车内一直开着冷气),放进客栈冰柜。D2装背包驮至大本营冰袋还有一小部分没化,食材都保存得非常新鲜。

由于出了点状况,有三位小伙伴的背包没有按时到达营地,于是我们的晚餐又临时加了“两双筷子”,事实证明还好加了,不然我俩肯定没那本事吃完。

晚饭做到一半,就开始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大家立刻相互吆喝着关掉了所有电子设备,导致了色香味俱全的晚餐只存在了我们眼里、胃里和记忆里,自行脑补画面。后来听说队友的营地餐还有牛排、炖鸡,因为大雨,也都只能是听说。

吃饱喝足后,挣扎了半天,鼓起勇气冒着雨去清空内存后便准备就寝了。通常来说营地有2G信号已经非常不错了,三峰营地竟有满满的4 G信号。雷电停止后,躺在帐篷里听着雨声,刷着朋友圈,完了再来个温暖的眼部蒸汽浴(动动友情赠送),简直不要太享受。


雨从傍晚开始一直持续,仍然秉承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领队和向导商量决定如果凌晨雨还没停就放弃冲顶,全体无异议。闹钟设置凌晨2:00,放下手机一直竖着耳朵等雨停。熬到22:19分总算停了,本以为可以安心地睡了,奈何总有操不完的心,又下意识的竖着耳朵听会不会再下雨……于是这成了史上第一个彻彻底底清醒着熬到闹钟响的营地之夜,值得高兴的是后来没再听到雨声,冲顶计划不变,瞎操心了。


D3:大本营(海拔4400m)——峰顶(海拔5355m)——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m)——大绵阳。本次冲顶用时4小时50分钟,峰顶到营地3小时,营地到镇上2.5小时。

2点起床,趁煮粥的功夫穿戴整齐,收拾好冲顶包,检查装备。我们队伍8人,4个协作,分成4个小组,各自跟着自己的协作(常规来说协作和队员是要1:1配比,因为我们队有多人参加过中登协的初级或中级班培训,也有多次雪山攀登经验,所以安排了1:2配比)。

吃完早餐于3:18分出发。


( 本文作者 : 小红帽(91) )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