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即永远,人间便值得--博格达环线穿越 - 博格达峰游记攻略

生活23网2020-09-12评论
曾经走过了很多的路、看过了很多的山、遇到了很多的人、赏过了很多的景,但是在见到博格达的那一刻,却感觉到,一眼即永远,人间便值得。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8f895485e7034a20ad3c64e36f61eb21%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8E16F50CABB99A1BEC15F9A591F7BCAAAE4E9769C72EDF83130136AEA1F7996B1F686990F057FD2EF4773DC93315E7694E9CDF267D9D5F9E&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8f895485e7034a20ad3c64e36f61eb21_3%2F0[media=x,500,375][/media]

博格达的前世今生

博格达峰是东部天山第一高峰,海拔达5445米,耸立在阜康县南的群山之上。主峰和左右两峰肩连,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巍峨壮观。峰顶的冰川积雪,终年不化,闪烁着皑皑银光,蔚蓝,洁白,巍峨,壮丽。它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高峰,更是人们精神的峰巅!
博格达蒙语意为“众山这神”,终年冰雪皑皑,世称“雪海”,是天山的心脏,人们将其视作神山,古人祭天之所。早在三千年之前的西周时期,周穆王以天子之名,远涉万里,赴天山祭天,拜会当时的西域氏首领西王母,这是中国天子天山祭山的开始。从那之后,祭祀博格达峰的活动持续了数千年。古老的萨满教、道教、佛教等,都曾将博格达峰视为圣地。及至清代,这里便成了道教的圣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派驻乌鲁木齐大臣上博格达山祭拜,并颁布《博格达鄂拉祭文》,从此,每年官府都要组织民众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在新疆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无论何人,只要看到博格达峰,牧人则下马,行者则叩首,官员则顶礼膜拜。
自2013年3月零红蝶博格达大环线正式走通后,博格达穿越线路就入选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位居新疆十大徒步线路之首。博格达穿越就可以近距离感受博格达峰的险冷峻和神性,可以见到雪山、冰川、冰湖、冰河、高山草甸、雪莲花等,也可体会到天山山脉的荒芜寂寥。

2020年6月9日,重庆飞乌鲁木齐,透过飞机舷窗看见的博格达峰


博格达环线行程

本次博格达环线穿越由树发起,但是树在穿越喀拉峻大草原时,因鞋子不合脚导致脚起水泡严重,从而与这次环线穿越博格达失之交臂。所以说,玩户外有一双合脚的户外登山鞋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时报名入群的有11人,而最终成行的就只有Tony、Suli、咪咪笑、牙丁、马太航、雾哥了。
Tony:广州的资深驴友,此次博格达环线穿越的领队,亲和随性,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大哥。穿越的每一天都是第一个收拾好行囊,所以咪咪笑常说“拐了,Tony又收拾好了”。据民间考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他是老表,两人相似度达到了85%以上。
Suli:沪漂的驴友,爱笑,经常和咪咪笑走在队伍的前面。在黑沟东达坂,路遇当地牧民,就对我们说“你们还当不倒两个女的,走在后面”。常说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所以搭帮她在环线穿越的路上,好运常常相伴,大家平安顺利的完成了博格达环线穿越。
咪咪笑:重庆户外界进步大同学,自2018年国庆第一次重装徒步格聂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此爱上了户外。常常夺领队的权,一马当先,勇于开路。
牙丁:来自香港,怕冷,羽绒服一般一穿就穿两件。口头禅就是“我先走一丢丢”。如一匹识途的老马,默默的行走,坚决而坚毅。他独自穿越了鳌太3次,但每一次穿越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马太航:来自天津,手提4斤多的三脚架,自拍成瘾。瘦高而又健壮的个头,黝黑的皮肤。当他拖着三脚架禹禹行走在白杨河西沟冰川上,留下长长的拖痕时,路遇的上海驴友对咪咪笑说“你们请了个夏尔巴人?”。
雾哥:湖南的驴友,在翻越老虎口达坂后喝了一瓶夺命大乌苏,在翻简单达坂时又喝了可乐。当然也有吃豆腐干的口头禅“你我相伴,湘当当,来一片”。可以跟得上队伍,但往往是队伍最后的一个人,拍照大多数只拍背影。 博格达环线穿越的具体行程:
D0:乌鲁木齐停泊国际青年旅舍集中;
D1:乌鲁木齐-黑沟-象鼻梁-柳树沟达坂-阿克苏河谷;
D2:阿克苏河谷-阿克苏冰川营地;
D3:阿克苏冰川营地-阿克苏冰川-保龄球通道-老虎口-白杨河东沟营地;
D4: 白杨河东沟营地-白杨河东沟冰川-转山达坂-白杨河西沟营地;
D5:白杨河西沟营地-白杨河西沟冰川-简单达坂-四工冰川-登山大本营;
D6:登山大本营-碎石达坂-四号羊圈-无名小冰湖营地;
D7:无名小冰湖营地-黑沟西达坂-黑沟冰川-翡翠湖-黑沟。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ecfdafe911ee4b1c86475be3c0119a6b%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977E095352C1E71215352EF353038B962FC1CBC8E4EE80240A5B8F03D38748F1B960130F319BFC151160DF81973530975F506530A5B4C1C0&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ecfdafe911ee4b1c86475be3c0119a6b_3%2F0

此徒步路线动态图由马太航制作

集合地-乌鲁木齐停泊国际青年旅舍

6月18日早上6点27分,从伊宁方向来的K9790次列车准时停靠在了乌鲁木齐站,只见一队队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疫情防控人员在站台上穿梭。一会儿我们这节车厢便上来了3个防控人员,检查了进乌人员疫情申报卡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没有问题的便发放一张通行卡。从站台往出站口方向下一个楼梯的门口,有防控工作人员在检查放行,回收通行卡。
到了近7点,才顺利走出乌鲁木齐火车站。抬头一看,乌鲁木齐市已经笼罩在太阳的光辉下,对面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选择了坐公交车,在乌鲁木齐站北广场公交站,29路1元钱(乌鲁木齐公交真实惠,貌似公交不管多远只要1元钱)坐到乌鲁木齐市建委公交站,步行500多米便到了停泊国际青年旅社。
Tony、Suli、牙丁早已经赶到乌鲁木齐了,Tony、Suli住在了停泊国际青年旅社。牙丁因香港人的身份,不能住在青旅,而住在离青旅不远的一个小旅馆。马太航在下午7点多才到乌鲁木齐,也是因天津离北京太近,也不能住在青旅,只能转而和牙丁住在一处。至于咪咪笑,要到19日凌晨1点才飞到乌鲁木齐,而赶到停泊国际青年旅舍,则到凌晨2点多钟了。
乌鲁木齐地王国际商城有专门的户外用品商场,牙丁到那里买到了G5气罐,40元1个,倒也还实惠。据牙丁说,买气罐时像搞地下情报工作似的,只能偷偷摸摸。经过充分的实践,环线博格达1个G5气罐足够用了。

非逛不可的新疆国际大巴扎

有人说,逛大巴扎没意思。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没有多余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时候,最直面的了解方式,就是去逛农贸市场或者一条有名的街道,如西安的回民街、上海的城隍庙、成都的宽窄巷子等等。
"巴扎"是阿拉伯语"市场"、"集市"的意思。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下午6点多的时候,Tony、Suli和雾哥开启了探索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的文化之旅,到新疆国际大巴扎逛逛。

在大巴扎新疆特色美食广场,Suli说想喝卡瓦斯,想吃椒麻鸡,想吃烤包子,那就上吧,老板,来大份的。
有幸碰到了维吾尔族的婚礼,参加婚礼的嘉宾基本上穿着正装,显得比较隆重。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ccb2e9b5f49d4a35b2362e7be734ab23%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4D15547240C3E8681F7DAA2DB1F72A7AE6ABEE8E5F45E45EE3C6EFA7E7D642CC0009C2E8DBE6A317A5AFFCC28F0D8B79B47FCF6A81FA137D&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ccb2e9b5f49d4a35b2362e7be734ab23_3%2F0
世界上最不能辜负的,除了父母,除了爱情,还有一种,那就是美食了。大巴扎美食街,我们来了。
刚进入大巴扎美食街的安检大门,就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只见右侧不远处,围着一大群人,音乐声就是从人群中传出来的。挤进人群,才发现是一群人在跳新疆舞。感觉到了歌舞升平,祖国的繁荣昌盛。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75f2a8850b98430da2ee789cb91108e6%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8DF8235F6951A013F3F7DC74B685CA01B64ABF9F32FF1A1BE23119C9FCB96D7237A3AF9439004226A968654DDF0EB4328BDAC5B4BE175356&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75f2a8850b98430da2ee789cb91108e6_3%2F0
看着琳琅满目的新疆美食,哪一种都想吃 。最后我们也只喝了鲜啤,吃了烤鱼、熏马肠、羊杂汤。

达坂城不光有姑娘,还有大风车

Tony在18号晚上,群里通知了大家,早上6:30在停泊国际青年旅舍前的马路路口,集中装包上车,包车前往黑沟。在前些日子,Tony便联系上了乌鲁木齐市户外界传说中的女司机,包夜500元。哦,错了,是包车500元到换乘地点。到了换乘地点再换乘拉牛羊的农用车到黑沟,车费也是500元。出山的包车费用是农用车500元,女司机要加200元,700元到市区。
清晨的时候,城市便显得很空,清冷而不失人间烟火。
穿过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路过了辣子鸡两条街,在一条辣子鸡街头的派出所旁的路口,搬开了横亘在路上的栏杆,于7点18分,我们便到了换乘地点。
换乘的农用车的车厢上还残留着一层薄薄的牛粪,厢壁上也随处可见牛粪的影子,车老板倒还好,在牛粪上铺上了一大块干净的毯子,倒也好放背包和坐着。只是那牛粪的味道时不时的飘过,深深地印在了脑海。在环线博格达,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博格达峰的冷峻,简单达坂的不简单,还有就是农用车上的牛粪味道了。沿途看见了骆驼,还有河边稀稀拉拉的胡杨,而山上则是光秃秃的一片,比和尚的脑袋还要光亮。

黑沟真的很黑

8点半的时候,到了此次环线穿越的出发地-黑沟,同时也是环线穿越的出山地。据女司机说,博格达环线穿越的阿克苏路口、三个山路口、天池路口都有人严格把守,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入。目前环线只有黑沟可以进。为什么叫黑沟,可能是此处的石头大部分是黑黑的。曾开玩笑说“这里的太阳太毒了,石头都晒黑了”。

今日(2020年6月19日)徒步穿越行程:黑沟-象鼻梁-柳树沟达坂-阿克苏河谷,全程11公里,柳树沟达坂海拔3145米,行程比较轻松,可以当作博格达环线穿越的开胃菜。到了黑沟,便往右拐,下到黑沟河谷,便过河往草地上走,路迹比较明显。沿途没有取水点,要在黑沟河谷备好饮水。沿路可以见到牧民在放羊。

从左到右依次为:咪咪笑、牙丁、雾哥、Suli、马太航、Tony

行走不远,就到了黑沟河谷,博格达环线穿越就立马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黑沟河水流不大,但也需要脱鞋过河。这也许就是博格达告诉我们对环线穿越要始终保持一种敬畏之心的善意之举吧!
顺着车辙印往前走,一直走,不知道而冲撞了羊群,惨遭牧民的善意批评教育。不能从羊群中间走过,羊群受到惊吓,会四处逃窜,而要从羊群旁边绕道通过。
路旁废弃的小平房,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倒也是一个给人温暖的地方。

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石墙,沿着山势而下,大约200多米,宛若长城。

走到此处,千万不能直行爬坡,而是要向右拐,往草坡上爬,这就是柳树沟达坂。坡度平缓,爬上倒不费多少力气。
翻上了达坂,便是一个长长的缓下坡。发现博格达环线,只要翻达坂,翻上后,就是一个下坡。不像川西、藏东南的徒步穿越,翻上垭口,就有一大块坪地,然后继续爬坡或者下坡。
走到了此处,如果直接面朝阿克苏河谷的牧民房走,就需要脱鞋过阿克苏河了。强烈不推荐,根据目测,水深可达大腿,并且水流湍急。在白杨河西沟冰川遇见的四个上海驴友(环博途中唯一遇见的驴友),就是从此处过河,差点被水冲倒湿身。其实沿着河边往下游走500来米,就有一座水泥桥。
还离桥边200来米的时候,天空便飘起了小雨。过了桥,牙丁便发现了咪咪笑、马太航、Suli也沿河而下。当时他们三人逆流而上找过河点,Tony、牙丁、雾哥顺流而下找桥过河。据咪咪笑说,当他们逆流而上,发现一处适合过河的地方时,咪咪笑丢一块石头测测水深,哪知道石头一入水,便发出沉闷的“咚”的一声,她再一抬头,发现马太航、Suli早已顺流而下了。大家汇合后,雨也越下越大了,大约下午4:20冒雨赶到了牧民房时,早已经流起了屋檐水。
牧民房的牧民在喝着茶,吃着馕,聊着天。雾哥赶过去,也喝了几杯茶,发现茶带着些许的咸味。
雾哥:“你们这几天下雨么?”。
牧民:“没有,从过年来,今天才下第一场雨。”。
雾哥:“落雨出门遇贵人,那我们是贵人了。”。
当雨稍微小些的时候,咪咪笑和雾哥便从牧民房下到阿克苏河边的沟谷中的一块大石头后取水,经过泥沙的过滤,水质还算清澈。阿克苏河里的水质灰白,如同牛奶一般浓稠,其实含有大量的微小泥沙,对人体有害,不能直接饮用。
大家商定,没必要冒雨搭帐篷,就在牧民房住了。8点多钟,牧民要回到阿克苏河谷口的村庄去住,便来收取住宿费,要价倒也不高,200元。
这里的阿克苏河的河道上还长着一些胡杨,往上走不远,就再也看不到胡杨了。河道里除了石头,也还是石头。一直到翡翠湖,就只能看到青草、雪莲花、各色野花,至于树木和灌木,真的是无缘相见。看山是山,光秃秃的山。

阿克苏河谷的行走

2020年6月20日,徒步穿越第二天,人品爆发,天气晴朗,整天都是沿着阿克苏河,逆流而上,直达阿克苏冰川营地,徒步17公里,海拔攀升950米,营地海拔3350米,牧道明显。途中有塌方滑坡路段,经过时要万分小心。取水点比较多,高山雪融水,肠胃好的可以大胆饮用。
出发前牙丁告诉大家,下河谷的路被铁丝网拦住了,不能通行。8点半出发时,便选择了另外的路,就是走出牧民房,左转,沿着铁丝网前行,翻越一个小坡,回归到阿克苏河谷。

走了大约1公里,便到了爬坡的时候了。左拐爬坡,有明显的牧道。我们休息的时候,来了两个牧民,骑着摩托车,从牧道上快速上坡,一会儿便消失不见。
爬上坡,继续沿着铁丝网边的牧道走向阿克苏河谷深处,寻找阿克苏冰湖。
阿克苏河除了河水、石头,胡杨早已消失不见。

塌方滑坡路段,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着过,错着过了,就只能滑坠受伤了。

阿克苏河谷旁的一座山,有人说像菩萨,可我觉得像说《道德经》的老子。

下午4点来钟,我们便赶到了阿克苏冰川营地。营地边的河道上的冰早已被河水从中间撕裂,在河道边留着着厚厚的一层冰。营地上马儿牛儿羊儿在悠闲地吃着草,阳光和白云愉快地玩耍着,时而照耀我们,时而躲在云后。风在我们搭帐篷时,却不厚道地刮了起来。
牛儿不时地来到我们的帐篷边,东嗅嗅、西嗅嗅。突然,一头小牛犊在牙丁的登山杖手柄上舔了起来。
海子曾写到,“我有一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们搭上帐篷,面朝雪山,静享岁月。
晚上银河清晰可见,只能遗憾,没有带B门线,效果大打折扣。

保龄球通道像一个滑雪场

2020年6月21日,徒步穿越第三天,人品继续爆发,天气杠杠的。只是苦了我们的老脸,变成非洲人面孔了。在靠近阿克苏冰川的石头坡上,遇见了雪莲花。Tony原计划今天赶到白杨河西沟冰川营地,但是在攀爬老虎口(海拔3820米)之后,改变了主意,定到白杨河东沟营地扎营,徒步13公里,海拔攀升500米,下降350米,营地海拔3500。
趁我们熟睡不注意的时候,老天爷在凌晨时分悄悄地下起了雪。早上醒来,发现帐篷门的拉链冻住了,好不容易拉开帐篷,哇!大地一片纯洁。
冰湖旁边的石头,刻着乌拉孜别克,1999.7.10。乌拉孜别克是驴行者,还是牧民,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这应该和爱情无关。
妹子要过河,哪个来拖我哟。绳子说:“我来拖你么”。
回首,目光所及的冰湖前面便是昨天的营地。转过头,继续往前,翻越小石坡,便可看到许多许多的雪莲花,宛如处子,含苞待放。
大家都喜欢三朵花,一朵叫“有钱花”,一朵叫“随便花”,还有一朵叫“尽量花”。在这里,我们却独爱雪莲花。
阿克苏冰川上的小冰沟。看看压在冰沟上的大石头,是不是一大块璞玉。
阿克苏冰川上的冰蘑菇,遗世存在着,只为等待我们的欣赏。
看着阿克苏冰川上铺满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倒也让人放心。
保龄球通道被雪覆盖着,没有见到网传的一条条的通道,倒像一个平整的滑雪场。看着前面的“V”字型达坂,大家都以为那是老虎口,感觉没有攻略上所说的那么艰难和危险。
大家高兴过后,往往哭的时候在后头,这也许就是乐极生悲的由来。轨迹突然转向一边,真正的老虎口正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咱们呢。
老虎口覆盖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容易松动和滑落,往往上登一步,就要下滑半步,笑称“含笑半步颠”。雾哥历尽千辛万苦,手脚并用,率先登上老虎口,然后吃了一片牛肉干、一片湘当当豆腐,喝起了夺命大乌苏,敬博格达、敬团队、敬自己。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7ddd9505c2d74f89b4c81011272c366c%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0BA7F2AB5CB0E50D487C76BCDFE51F848EB110E6E91AE1FF4F20EB2F8B95137094C36E7F2CA443D560B222947C73BAB637073102E2B5C9E9&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7ddd9505c2d74f89b4c81011272c366c_3%2F0
从老虎口下到白杨河东沟,是一个非常陡的坡,雪深可达大腿根部。经过了踩雪、屁降、跳岩等多项组合动作,大家安全地到达了白杨河东沟。
白杨河东沟营地是靠在河边的一处草坪,草坪上开着各色的野花,星星点点,如同晚上的星空。河道旁是一片片的红石滩,在日落时分,与雪山相应成趣,十分耀眼。

最美路段在西沟

晚上降温了,早上起来,水沟、小水塘上结上了薄冰。今天是徒步环线穿越博格达的第四天,从白杨河东沟穿越到白杨河西沟,距离倒也非常的短,5公里多一点,海拔攀升450米,下降600米,营地海拔3380。但路不好走,在前面3公里,无明显的路迹,不是在石头上跳舞,就是在碎石上滑步,或者在雪地上漂移。
转山达坂的下坡非常陡峭,要提防碎石以免滑坠。
下午2点来钟,我们便到了西沟,找到一处草坪,依然是面朝雪山,静享岁月。下午茶的时光,咸奶茶+小饼干,安逸

简单达坂不简单

白杨河西沟到博格达登山大本营14公里,海拔攀升800米,下降600米,营地海拔3570米。途中要翻越简单达坂。据说在环线博格达路线开拓时,该达坂由一个网名“简单”的户外领队率先穿越,后来“简单”因病早逝,为了纪念他,就把该达坂叫他“简单达坂”。说实在话,在爬升简单达坂时,由于雪层太厚,深达膝盖,腿使不上力,大家走得比较崩溃。

早上6点,太阳初升,阳光照在山峰上,单车变摩托,银山变金山。
其实沿着石坡左拐向雪山方向走,绕过冰湖,不用脱鞋过冰河,就可以直达白杨河西沟冰川,路还相对好走。但Tony和咪咪笑看了看轨迹,显示要向右拐,过冰河,继续爬石坡。
社会复杂,冰河湿滑,脚踩在冰河石头上,感觉滑滑的,需要小心翼翼的慢慢渡过。
石头上的舞蹈,难!难!难!在翻越石坡时,Tony说看见在冰川那边有4个驴友在行走。终于在环线穿越中看见了驴友,雾哥大声的呼喊“嗨,你们好”。无奈距离太远,未曾交流。后来在开始翻越简单达坂时,赶上了他们,他们是来自上海的驴友。
这一天不是在冰川上行走,就是在去冰川的路上。只是可惜我这张老脸,竟然经不住冰川反射的摧残。如果有“还我漂亮拳”这种拳法的话,我倒希望给我一拳。
冰裂缝,深不见底,还好,距离不宽。但也危险,稍微不注意,就会崴着脚。在此感谢上海的驴友,他们在白杨河西沟冰川上踩出了路,也踩出了冰裂缝,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捡了个便宜,大胆安心地踩着他们的脚印,愉快地行走着。
哎!哎!哎!咪咪笑、Suli,“妹妹们,你大胆的往前走,莫回头”。
冰天雪地,一口可乐,心飞扬,透心凉,感觉爽歪歪。基本上每一次徒步,我都会带上一瓶可乐,不为别的,只是感觉在雪山上喝可乐,真的很爽。
翻上简单达坂(海拔4150米),便是一个大下坡,坡度较缓。雪还比较厚,达到大腿处。起初一个上海的驴友,踏着雪线沿着坡边,艰难的向下走着。雾哥跟着走了30多步后,雪深难行,干脆进行屁降。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大家接二连三屁降了起来。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61133d3fc1e54a6495c715f5e4a158d6%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172C7557BAD078A9DBA6AABB0F0249A2EC7FC0493098BE7EA814423E363491664C349EC6BAB0831A21D106940FFDE519E42FF64BA3383ABB&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61133d3fc1e54a6495c715f5e4a158d6_3%2F0
上海驴友向左靠山行走。咪咪笑认为靠山雪厚,不好行走,选择了向右行走,从冰川中间穿越。
四工冰川上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虽然上面还覆盖一层薄薄的雪,但踩在上面,就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随即在脚印处渗出水来。
沿途随处可见冰沟、冰河。至于冰裂缝,倒还没有看见。可能是托Suli的福,爱笑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c9d57b6f6bd94a95a2b77d689cf7b83d%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1BDDFAFB208D52C1B15AF5F251CA76EF309FFED6894AB3CCEAA71BCA5F5AAD3AFB63CC55802967CFC9D2390719EFFEF22B2BF2D4D248190C&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c9d57b6f6bd94a95a2b77d689cf7b83d_3%2F0[media=x,500,375][/media]
博格达峰下的冰川已经融化崩塌,实在可惜。
博格达环线的“小珠峰”,博格达群山中的跑马汉子-威武雄壮。
博格达登山大本营,一顶孤零零的帐篷。除了我们,此时无人。晚上准备拍博格达峰的星空和日照金山,但是从晚上9点开始,博格达峰的上空就云层密布。远处还下起了雪,产生了雪崩,发出“轰”的巨响。凌晨时分曾拉开帐篷门一看,星空未曾看见,唯有山风在吹。

上海驴友的卫星电话

早上出发时,天空灰蒙蒙一片,飘起了雪花。今天是博格达环线穿越第6天,计划到四号羊圈扎营,行程6公里。当我们赶到四号羊圈时,时间尚早,才下午1点多钟,咪咪笑建议大家赶到2公里外的小冰湖营地。如果1小时时间之内,大家能够赶到小冰湖营地,那么就翻越黑沟西达坂,赶到翡翠湖营地;如果赶不到,就在小冰湖营地扎营。

1981年日本京都登山队首开登顶记录,但在下撤时该队协作队员白水满子小姐不幸掉入20多深的冰裂缝,由于冰裂缝狭窄,营救人员无法进入,导致救援失败。1997年,相隔16年后由于冰川的运动,保存完好的白水小姐遗体被推出冰面。火化后葬在大本营旁,日夜与博格达峰相伴,这也许是白水小姐最好的归宿。看着白水小姐的陵墓,独自默哀了三分钟,不为别的,为登山,为户外的精神。

冒着风雪,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对自由的向往,断然前行,向三个岔冰湖前进。
碎石达坂,就是碎石比较多,但相对好走,路迹明显。
四号羊圈这个时候也没有登山队,也没有牧民。帐篷也破破烂烂,撕裂的不成样子。到了四号羊圈,就要左拐,沿着溪流逆流而上。当我们赶到2公里外的小冰湖营地时,风呼呼的刮着,雪也越飘越大,还下起了雪粒子。大家认为冒风雪翻越黑沟西达坂,穿越黑沟冰川没有必要,危险不值当。
上海的驴友是在博格达冰湖扎营,我们是在博格达大本营旁扎营,结果在出发到三个岔冰湖时,又看见他们在前面行走。互相问候后,又各自分开。直到在四号羊圈,才又碰到一起。在此真诚地感谢他们,有了他们的卫星电话,我们才能顺利地联系了司机,也才能从黑沟坐车回乌鲁木齐。而上海驴友告诉我们,他们要赶到翡翠湖扎营。

和上海驴友的合影,四个小帅哥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9dda95c8a8784960a3ba4031386431cf%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B1A363BA5190A20A985853AFE799C9B98ED6C0331BC8446F8666CF9496734CA020983F2CFAE254389291C0483A2C6D0CFCCCC26CD560A0E1&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9dda95c8a8784960a3ba4031386431cf_3%2F0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0368c7e757654c11b3f88cf4d9725fef%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8351ED9FD12A1F19C0304F7A823AD6E1BA21BA0775869D287A2A87C25DEAE150C8741E6145563B94B6C17100128F49F495729C65386D3357&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0368c7e757654c11b3f88cf4d9725fef_3%2F0[media=x,500,375][/media]

连续下坡其实也老火

今天是博格达环线穿越闭环的一天,行程约14公里。在联系了司机下午5点前赶到黑沟后,Tony在头天晚上就通知大家早上6点准时出发。
翻过了黑沟西达坂(海拔4190米),基本上全程下降到黑沟。开始下坡还比较轻松,哪知到了后面,越走越老火,搞得人都有点郁闷了。后来偶尔爬升反倒感到格外的舒适和愉悦。

翻越黑沟西达坂途中的冰挂,一个字-美,二个字-很美,三个字-美登了。
翻上黑沟西达坂,要说不累,那是假的。小憩,整起。
从黑沟西达坂到黑沟冰川,是一个长下坡,坡上尽是小碎石,走在上面感觉比较松软,但是滑动严重,走一步就要向下滑一个脚步。Tony、Suli、咪咪笑按照轨迹从左边山体往下走,马太航说可以从中间进行屁降,牙丁、雾哥也选择屁降。后果是屁降冲到碎石上,屁股、手都火辣辣的痛。
黑沟冰川有着美丽的冰塔林,但是美丽与危险并存着,需要穿冰爪才能通过。
走在冰塔林上,感觉非常棒。Suli说“其实我喜欢在冰川上行走的感觉”。
雪上可以屁降,冰上可不能屁降,如果一定要屁降,那就看看Suli小姐姐屁降就知道了。
http:////qzs.qq.com/qzone/client/photo/swf/MPlayer/Main.swf?vurl=http%3A%2F%2Fvwecam%2Etc%2Eqq%2Ecom%2F1006%5F0bfb2dd68dad424da1d0d0afcfa4be7d%2Ef20%2Emp4%3Fptype%3Dhttp%26vkey%3D6E52550AC609352CD5F2D4FF2A31F0CDC9A8EA3543E46C87852F923F8478DB814929A571E4AD75CC0AEE5AC1A6E6FC144EC26BB5368FA09C&pic=http%3A%2F%2Fugc.qpic.cn%2Fwecam_pic%2F0%2F1006_0bfb2dd68dad424da1d0d0afcfa4be7d_3%2F0
翡翠湖有点名不副实,看不出一丁点像翡翠的模样。也许它还是一块原石,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打磨,才能成为真正的翡翠。

女司机的西瓜

下午4点多,我们都赶到了黑沟。快四点半时,农用车来了。在换乘点,面包车司机给我们带来了哈密瓜和西瓜,如同久旱逢甘露,在此感谢司机小姐姐了。
在进城的路上,司机认为走国道疫情防控检查相对较松,只检查行程卡,速度较快。哪知遇到端午节,进城过节的车比较多,在国道塞车了。后来掉头上高速,导致我们晚上10点多才回到乌鲁木齐市。
大约10点半,我们才赶到和田二街喝啤酒、吃烤串、吃抓饭,庆祝大家平安顺利地完成了博格达环线穿越,也庆祝端午节快乐!
徒步的日子总是瞬间而过,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下一个徒步,在哪里?又是哪些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完)
( 本文作者 : 郎城悟 )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